近期,集团公司找专业机构开展的高绩效经理人成长训练项目,我认为非常好。保守估计这些课程如果单独报名学习至少需要上万元。
公司作为福利免费提供,不最大化的吸收和运用岂不可惜。
由于课程内容丰富,因此涛哥运用IT从业者的优势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,计划通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我自己先学完全部课程,再用一周的时间梳理重点脉络、结合团队实际提炼关键点,用两周的时间分阶段分步骤进行团队内训,落地实操,最后用4个月的时间(十一之前)在团队内部进行效果跟踪,重点从底层认知的改变、实际工作落脚点、目标,OKR、反馈,持续改进等方面跟踪落地情况,找出问题点,据此在本年度的最后两个月进行二次迭代跟进,优化升级。
毕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,分享知识的逻辑是倍增而不是减半。也因为只有个体成长了,团队才能成长,这是常识也是涛哥之所以这么做的底层逻辑。
今天先谈谈组织文化,组织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。
狭义上的组织文化=价值观+信念+行为规范,广义上的组织文化=软件+硬件,物质层是组织文化的表层,行为层属于组织精神与核心价值观,制度层包括规章制度,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,精神层特指道德观和价值观。
各层次之间互相连接,互为因果,若在组织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厚此薄彼,那么其产生的价值和发挥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。
无论是使命、愿景还是价值观、企业文化,在很多人眼里是很虚,只是贴在墙上、挂在嘴边的东西,这也正是很多企业组织文化建设的现状,其实这些属于顶层设计层面的东西更应该给企业高层进行培训。
当然中层经理人通过了解其来龙去脉,产生的背景以及组织发展方向可以更好的践行组织文化,只有与日常工作真正结合才能使组织文化真正发挥作用。如果制定文化的人都不信,将其作为可有可无的形式主义,且没有配套的激励制度和行为规范以及追踪和反馈机制,那么组织文化的价值维系就会全赖于员工个人的职业道德、敬业精神。
而人性的劣根性决定了这样的人是少数,大部分员工无法逃脱惰性拖延、怠工推诿的人性弱点,别说组织价值的最大化了,就是组织价值的正常作用也没有发挥出来,因为这些弱点很容易成为组织的风格,本质上会导致1+1<2,可见发挥组织文化的引领作用、粘合剂的作用是多么的重要。
中层管理者是组织文化践行的中坚力量,他们承上启下,他们对组织文化的理解程度直接决定了团队的行事风格,所以这次培训定位还是很精准的。
7S框架是一套分析和加强组织文化的实用工具,它从战略、制度、风格、人员、技能、战略以及共同目标7个维度强化组织文化的构建与实施,是可落地、可实操、可追踪的的工具和握手,每一个维度都对应不同层级的人员。
但它仍然是一个框架,归根结底还是需要“人”来支撑,无论是硬件、软件、文化、价值观、工具……,“以人为本”永远是前提,马云说千万不要让“人”的心受委屈,还给的钱不到位,钱到位了,心受点委屈也认了,心情舒畅了,钱少点也不怎么影响组织文化的践行,如果钱没到位,心还受委屈,任你什么华丽的愿景、高尚的使命都逃不了挂在墙上的命运。
有了组织文化,有了分析工具,离最终落地还差一步“决策”,对于有效、高效决策存在诸多误区,最大的误区是决策时一家之言,凭经验、凭感觉拍脑袋最高效。
换个角度看可能是最高效的,但一定不是最科学的,没有谁能真正预测决策的实际效果,所谓科学的决策说句糙一点儿的话也叫科学的拍脑袋

- 上一篇: 清明祭
- 下一篇: 很多企业高管都不知道,或者知道了也未必能做到的几点……
评论
股票博客
回复不错,好久不来啦,站长持续更新~ 不过HTTPS的链接貌似加在很久
牧源康肽
回复感谢分享,很受益
呼伦贝尔牧源康肽
回复感谢分享,很受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