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律#1:你是主动者
求职策略在于,传统方式是你改变自己适应工作,而现在创新方式是你了解自己,寻找适合你的工作。
定律#2:自我探索很重要
成功的求职者一开始是探索自我(见第八章)而不是寻找职业。
定律#3:创新求职要回答三个关键问题:什么?在哪儿?怎么去?
什么技能你最愿意用?
在哪里你愿意用这些技能?哪个领域、什么组织、和谁?(你的宜居地点、你的工作条件、人际关系、生活的价值和目标、责任和薪水)
怎么去发现这种工作的头衔和名字、工作地点以及你的雇主?
定律#4:寻找你所爱而不是你能行
不是找你能做得好的工作,而是你愿意使用技能的工作。热情加上竞争力才是最好的职业保险。你最有热情的、有天赋的,并具备技能的,才是你的最爱。
定律#5:创新求职中,找工作就像职业转换
把你过去的工作拆分成零件,然后以一种新的方式组装,这就是一份新的工作。
定律#6:处理优先级
列出你所有特点的优先级。你需要确信你的工作就是你梦想的工作,我发明了一个优先级工具可以帮你比较和确定。
定律#7:无论是否有空缺,去你感兴趣的公司看看
不要等对方贴出招聘启事才去看,这时可能竞争者也会增多。
定律#8:关注中小企业(25人、50人和100人以下)
这是找工作概率最大的企业。
定律#9:在公司中,最好避开HR部门
HR在公司中就是帮老板去伪存真的,所以尽量不要在面对HR时说错话,尽可能和能决定是否要你的人直接沟通。
定律#10:简历是最差的求职方式
雇主每天面对成堆的简历来决定先不要谁和面试谁,所以录取率极低(1/270)。如果你懂,有12种找工作的方式,那问题是到底哪种成功率最高?过去4年,我们总结出效率相对较高的4种方式:
(1)开始于自我探索(比投简历高12倍)。
(2)加入俱乐部(比投简历高10倍)。
(3)用电话黄页(比投简历高3倍)。
(4)到50人以下的公司,直接面试(比投简历高7倍)。
定律#11:用内部人脉获得面试
简历只是一种见到雇主的方式,如果有可能,用内部人脉获得这样的面试机会(内部人脉对你想去的公司和你自己都相当了解,所以能做中间人)。
定律#12:会用三种不同的面谈方法(详见第四章和第九章)
实际上,在找工作的过程中,你会碰到三类面谈。根据你在寻找什么能把它们区分开来。更重要的区分是:你在和谁谈。
(1)谈着玩儿或练习。这是指与同样热衷某些事情的人交流,比如都喜欢剪贴簿、旅游、健身、跑步等。
(2)搜集信息面谈。这是指和做过或正在做你心仪工作的人交流,或向信息专家、感兴趣领域的高手请教。
(3)求职面试。和雇主交流,不是和HR,而是和那些有权录用你的人交流。
定律#13:在面试中雇主最想了解的只有五个问题
假设你同一个能拍板的人进行面试,而不是和初面筛选候选人的HR,面试开始到结束,即使雇主没明确提出,这些问题也在表面对话之下,潜藏在其他话题里。面试中,你能做的就是帮助雇主弄清楚这五个问题,这会让你脱颖而出。
(1)“你为什么来这里?”这个意思是,“你为什么敲我们的门,而不是去别人家?”
(2)“你能为我们做什么?”这个意思是,“如果录用你,你能帮我们应对挑战吗?你有何技能?对这个主题或领域了解多少?”
(3)“你是什么样的人?”这个意思是,“你适合吗?你的个性容易相处吗?你和这里的人有同样的价值观吗?”
(4)“是什么将你和其他19个,甚至900个申请人区分开?”这个意思是,“你有更好的工作习惯吗?早来,晚走,有始有终,高效率,高标准,不待扬鞭自奋蹄……”
(5)“我们请得起你吗?”这意味着,“如果要录用你,我们得花多少钱?我们愿意付、能付那个数目吗?”预算有控制,而且你赚的不能和组织机构图里位于你上面的那个人一样多。
定律#14:面试注意守时
(1)50—50原则。研究表明,被录取的是那些用50%时间说、50%时间听的人。如果你讲太多,对方会认为你忽略了组织需要;如果你讲得太少,对方会以为你有意隐瞒什么。
(2)20和2。研究表明,该你说话或回答问题时,如果想给雇主留下好印象,一次尽量不超过2分钟。实际上,有时一个好答案只需要20秒来阐述。(时间不要过长,否则人家会觉得你哼哼唧唧,缺乏沟通技巧。)
(3)过去、现在和未来。面试官问题的时间框架,越从过去移向将来,你可以认为面试对你越有利。
定律#15:面试结束后,询问录用机会
面试(终结)前,假如你觉得喜欢对方,你就可以直接问:“谈到这里,你能给我这份工作吗?”这句话经常能帮你获得工作。
定律#16:面试结束后当天发感谢信
向你接触的任何人发感谢信,无论是纸质版还是电子类型。
定律#17:记住求职就是一个不断被拒绝的过程
求职的过程就像这样一个过程:“不,不,不,不,不,不,不,不,不,不,不……好吧。”所以即使你被拒了,也不要把它扩大化,这只不过是个“不”,失败是成功之母。
定律#18:永远有备选项
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备选项,这意味着你不止有一条路、一个目标。这个习惯有些人觉得就是应该如此,但有些人还要慢慢养成。
加油吧,这是一个全新的求职世界。如果你不是太弱,就开始面对这个不受控制的世界吧。只要你掌握了上述窍门,就会掌握找到更有意义的工作的金钥匙。

- 上一篇: 提高绩效的10大项目经理目标
- 下一篇: 能源电子产业重点关注方向
评论